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
阳泉新闻网 >> 健康教育宣传专栏
非高峰期也要警惕手足口病
发布日期:2024-01-29 05:49
来源:阳泉晚报

  入冬以来,各种呼吸道疾病呈高发态势,其中包括甲流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、鼻病毒感染、肺炎支原体感染、乙流等,引发了社会的关注。

  手足口病经常被认为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,但实际上,该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。虽然是肠道病毒,但是手足口病经呼吸道飞沫、粪口途径等方式传播。

  目前虽然不是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,但医院感染科的手足口病患者仍然不少。重症手足口病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,各位家长需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
 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

  手足口病一般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。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都会发热,并在手脚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咽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大部分患者可于2周内痊愈。

  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和形态有一定特点,识别度高。而隐性感染或不典型手足口病则容易漏诊,比如皮疹可蔓延至四肢关节,不局限于手、足、口等部位,皮疹呈丘疹、斑丘疹样、大疱样改变,有时可见瘀点、瘀斑。

  手足口病的新特点

  从临床接诊手足口病患者的情况来看,近期的手足口病患者有一些新特点。

  首先,过去5岁以内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,约占总发病人数的90%。而2023年秋冬以来,5岁以上手足口病感染者数量增加,甚至还出现了一家人同时患病的病例。

  其次,近10年手足口病呈持续低水平流行,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(CoxA16)和肠道病毒71(EV71)为优势毒株,感染后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脚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,识别度高。而入冬以来,临床发现皮疹形态不典型的手足口病病例增加,丘疹样皮疹更多见,这可能和感染其他肠道病毒有关。

  因此,面对不典型手足口病,临床医生更需要与水痘、湿疹、蚊虫叮咬、猩红热等皮疹相鉴别。大于5岁的手足口病患儿症状更加不典型,有的孩子只出现咽痛,无发热及皮疹,临床上容易被漏诊。这部分漏诊的患儿又成为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染源。

  识别不典型手足口病的挑战

  重视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史,了解好发年龄的变化,熟悉手足口病的不典型表现,都有助于早期诊断不典型手足口病。

  口腔疱疹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,但部分不典型的手足口病病例仅表现为皮疹,不伴口腔疱疹;或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,不伴皮疹;某些特定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还会出现大疱样皮疹改变。肠道病毒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对明确病原有帮助,但检测存在假阴性的可能,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手足口病。而且,由于手足口病的病原可能有很多亚型,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做的检测项目有限,这些都影响了检测的敏感性。

  治疗中容易陷入的误区

  滥用抗生素。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,多数患者白细胞不高,但是部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可升高。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,不能常规用于治疗手足口病,有合并细菌感染者例外。

  手足口病无特效抗病毒药。有研究显示,疾病早期使用干扰素α雾化或喷雾、静滴利巴韦林可有一定疗效,但利巴韦林因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已很少使用。奥司他韦仅是流感的特效药,对手足口病无效。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是RNA病毒,而阿昔洛韦是治疗DNA病毒的,对手足口病无效。请家长切勿病急乱用药。

  得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能一劳永逸。与水痘不同,手足口病并非只得一次就能获得长久的免疫。感染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较多,得一次仅能对该病毒亚型产生一段时间的免疫力,因缺乏交叉抗原,接触另外一种肠道病毒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。约10%的儿童会重复感染手足口病,重复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,并且多于首次患病后2年内发生。

  防治手足口病,家长这样做

  预防手足口病,可以采取勤洗手、生活用品定期消毒、多进行户外活动、远离患儿等措施。

  勤洗手。手足口病有一定传染性,会通过接触传播、呼吸道传播、消化道传播、手污染传播等途径感染。想要预防手足口病,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。不但饭前便后要洗手,外出回家后也需及时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,清除手上沾染的病毒,降低疾病的发生率。

  生活用品定期消毒。婴幼儿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,并定期用开水煮沸消毒,婴幼儿的玩具、生活用品等都要定期清洗消毒,防止通过接触或消化道等传染。

  多进行户外活动。经常带婴幼儿去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。在户外还能多晒太阳,通过阳光紫外线杀死肠道病毒,降低被传染的几率。

  远离患儿。因手足口病会传染,一旦发现身边或幼儿园有小朋友患手足口病,应远离。手足口高发季避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场所,防止被传染。

  (阳泉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供稿)

(编辑: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:白洁)
主管: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:阳泉日报社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190003
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晋)字第060号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:0353-6658025 邮编:045000
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*768
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