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
阳泉新闻网 >> 专栏
【红色印记】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
◆刘计平
发布日期:2022-12-15 06:11
来源:阳泉晚报

  秋染开花岭,谷黍低头吟……

  驱车60公里,目的地是盂县南娄镇西南关村。

  我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而来:陈宜胜。多少次,我在地方党史和国防教育书籍中读到过他的事迹,可他还是那么模糊,那么遥远。

  得知西南关村刚刚建成了红色展馆和纪念碑,埋藏心底已久的念想瞬间被点亮。

  村里的王书记带着我走进展馆,流连于橘黄色灯光照射的展墙,我仰着头,屏息凝神,轻轻走进他的世界……

  这是一张黑白泛黄的肖像照片。身穿红军军衣,头戴五星军帽,剑眉飞扬,眼神凝重……1914年,陈宜胜出生在湖南茶陵县。1930年,在这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摇篮里,他作为进步学生代表,在轰轰烈烈的打土豪、分田地运动中,喊着口号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,声音略显稚嫩却透着高亢。这年冬天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34年,陈宜胜积极响应革命号召,参加了湘赣苏区红军。

  这是一张手写诗句的翻拍照片。“为了革命把母丢,数年无音使母忧。一旦今日见相片,如同会面解忧愁。”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,走过雪山、草地、沼泽,挨过寒冷、饥饿、伤痛,少年红军陈宜胜,从政治部秘书成长为红六军团保卫局科长,在那个金秋十月,迎来了陕北高照的艳阳。利用部队休整的时间,时刻想念着家乡,想念着母亲的他,在黄土高坡的窑洞里写下了这几句溢满思念的诗句,让薄薄的纸片连同那张照片,带着他对母爱的眷恋飞回家乡,飞到母亲身旁……

  这是一张烈士陵园的墓碑照片。高高的六棱青石柱碑体,像一把军刺直指苍茫的天空。1937年,陈宜胜随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东渡黄河,挺进太行山抗日前线,作为八路军战地工作团的一员来到盂县开展工作,任中共盂(县)平(定)阳(曲)寿(阳)榆(次)五县特委(后改为四县中心县委)书记兼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大队政委。12月26日,他率七大队20余名战士从盂县赴寿阳开展工作途中,在盂寿交界的西南关村与日军遭遇,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,因寡不敌众,他和战友们一同倒下,壮烈牺牲。中心县委和七大队在上社镇举行隆重的追悼会,他被安葬在烈士陵园,他的战友就地安葬在村边的松树坡。

  走出展馆,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,我走上纪念碑广场,“……天地为公震怒,战士为公泣血,草木为公含悲,风云因而变色,真不知何年再会亲人面,只落得默默英魂带血归……”镇党委、政府在为他和牺牲战友立的碑旁,专门刻了古体赋碑记。

  23岁的生命停止的那一天,一定很冷吧,来自南方的他,和并肩战斗的战友一起,年轻的身躯伏倒在冰冻的北方大地,青春的热血流淌着,久久不愿化作泥土随风而去。

  仅仅才开展工作2个多月,从激情飞扬的热烈到轰然倒下的静寂,他在太行山上的短暂时光,却山河铭记,史册永垂。

  曾经,他和战友们乔装打扮成农民、商贩、食客,宣传革命,散发传单,唤醒觉悟,发动商人出钱、地主出粮、团防出枪、农民出人,团结起抗日统一战线。曾经,他和战友们巧摆“鸿门宴”,一举解除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八九十名西北军的武装,消除了潜在的隐患。

  那个冬天的风雪冰冻,那个冬天的罪恶枪声,带走了他和战友们的生命,却带不走留在大地上的壮举英名。

  至今,他的那封家书和照片,作为唯一保存下来的珍贵遗物,依然静静地躺在家乡的革命纪念馆里。他的英名,作为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战英烈,静静地躺在抗战烈士英名录里。他的铮铮忠骨,作为万众敬仰的英雄,依然静静地躺在烈士陵园里。

  他出发的地方,妈妈泪眼遥遥盼望着他。他牺牲的地方,百姓口口相传念叨着他。他安息的地方,人们鲜花簇簇纪念着他。

  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中秋时节,开花岭下的村庄边,谷子、黍子日渐丰硕,和煦的阳光,把丰收倒映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。

  松树坡上,草木葱茏,一座座坟茔后,松枝茂密,松树挺拔……

主管: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:阳泉日报社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190003
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晋)字第060号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:0353-6658025 邮编:045000
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*768
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