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
阳泉新闻网 >> 专栏
【红色印记】老兵本色
◆刘计平
发布日期:2022-09-08 06:05
来源:阳泉晚报

  清晨,影友赵五明发来微信:谢双福老兵走了……

  放下手机,起身从书柜里抽出那本《老兵军礼》,凝视着封面上谢老的照片,心情沉重。翻到记载谢老功绩的那一篇,照片上的谢老一身绿军装,胸前挂满了军功章,缀着鲜红五角星的军帽下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。我拿出碳素笔,在印满抗战老兵名字的扉页上,找到谢老的名字,缓缓加上一个黑框……

 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,但那次寻访老兵的经历仿佛就在眼前,填满了内心的空间,那些抗战老兵浴血沙场的战斗故事,以及从血与火的战场上传承下来的对信念的执着、对名利的淡泊,深深影响着走近过这些老兵的每一个人。

  书页一页页翻过,一个个沧桑的面容闪过,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片段,如同幻灯片,一帧帧在眼前展现开来。

  谢双福,每次见到他,都是穿一身黄绿色的旧军装,戴着一顶红五星闪闪发亮的军帽。讲起战场上经历,绘声绘色,手脚并用,活脱脱一个古灵精怪的老小孩。也正是因为他的机智勇敢,竟然在生死战场上创造了一个人俘虏敌军一个班的奇迹。面对悄悄向驻地摸过来的一队敌军,早早起来喂牲口的谢双福沉着冷静,悄悄绕到敌人身后,出其不意把敌人队伍最后一个兵的枪抢过来,先撂倒一个敌军,“不许动,你们被包围了,缴枪不杀!”听到枪声,敌人慌作一团,以为进了我们的埋伏圈,乖乖举手投降。直到他把11条步枪的枪机卸下、一支手枪别在腰间,借助渐渐亮起的天光,敌人才发现,“包围圈”里只有谢双福一个人和一个黑洞洞的枪口。还有一次,谢双福赶着马车给炮兵阵地运送炮弹,忽然,一枚敌军投下的炸弹落在马车前,自己瞬间被掀起的泥土掩埋,醒来一看,自己倒在马身旁,弹片把马肚子划开了一个大口子。拍拍身上的泥土,谢双福还自嘲:多亏咱个子小,可怜那匹老马替咱挡了炮弹!

  与谢双福每天面对的枪林弹雨不同,付福海当兵没打过一次仗,作为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司令部的理发员,他的任务在战友的头上,一把推子、两把剃头刀、一个刮脸刷子和一块围脖布,就是他的全部武器。一次,部队准备阅兵,要求干部战士都必须军容严整,理发是当务之急。那几天,天不亮理发班的7个理发员就分头出发,挨个到连队去理发。有一天,仅付福海一个人就给80多个战友理了发,到最后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了。

  张满银14岁就参加八路军,夜袭日军营房,夺武器、打鬼子,杀敌英勇。问起他当兵的经历,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只有一句话“当兵不怕死,怕死不当兵!”

  当兵8年,解甲归田,谢双福退伍回到家乡,先是在钢铁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,后来又自愿返乡务农。当了3年理发员的付福海退伍回村后,当过教育主任、统计员等,和村民战天斗地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丰衣足食。当兵打仗、带兵打仗19年的张满银,退役回到家乡后,收起了他的军功章,隐去了战场上立下的功名,别人问起他在部队的事,他总是轻描淡写回复几句。

  从太行山走出的热血青年,一腔热血投身抗日的烽火,在解放全中国的硝烟里冲锋,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,一路征程、一身荣光!

  带着战功归来,他们选择一辈子低调,将往事尘封,却永远信仰坚定,心怀感恩。

  “我戴上了军功章,可好多战友牺牲在战场上,比起他们,我还有啥不知足!”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谢双福也从不向组织开口。他会时不时地从箱底翻出一个战场上发的口粮袋,那窄窄的布面上印着“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”八个大字,和一位手持冲锋枪的战士。

  付福海家的对联无论怎么换,横批永远都是“共产党好”四个大字。每当有青少年来听他讲述红色故事,他总要随口唱起那首《东方红》:“东方红,太阳升……”

  张满银的胸前,一年四季不管换什么衣服,总是佩戴着一枚党员徽章,风里雨里,熠熠生辉。他是沉默的,不善言辞,但我从他的眼神里仿佛看到,军号依旧在耳边回响,战歌依旧在胸中激荡,党旗依旧在心中高扬……

主管: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:阳泉日报社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190003
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晋)字第060号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:0353-6658025 邮编:045000
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*768
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