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
阳泉新闻网 >> 钩沉
元好问与阳泉村
□郝秦峰
发布日期:2023-07-18 06:47
来源:阳泉晚报

  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元代初年的一个秋日,有两人步出平定州城西门后与送行者道别,而后骑马并辔前行。他们不久就踏上了黑砂岭古驿道。这里山势高峻陡峭,道路逼仄盘曲,两侧林木茂密,涧壑幽深。终于登上山顶后,展目四望,只见群峰拱列,色彩斑斓。溪流淙淙,时隐时现。凉爽山风扑面而来,轻盈飞鸟头顶盘旋。真令人思绪万千,心旷神怡。其中一人年近花甲,文士装束,面容清癯,神态儒雅。另一位年龄略小,膀阔腰圆,浓眉朗目,气宇轩昂。他们分别是一代文豪元好问(1190-1257年,字遗山)和平定等州节度副使冯大来。

  见说阳泉好春色

  此前,元好问从真定还太原,路经平定时正逢好友李冶被总帅聂珪请到府上,故而也作停留。这几日遗山除在帅府外,还游览了平定城,写了四首《乡郡杂诗》。冯大来在帅府任职,为人豪爽,饱读诗书,与元好问意气相投,一见如故。大来向遗山说起,自己的家乡阳泉村是州城西部一处山清水秀、景致绝佳之地。如果是春天到访,恰如步入桃源仙境,令人乐不思归,即使是在秋日,也是别有一番景象。遗山在大来的盛情邀请之下,决定前往阳泉村探访。因而为我们留下了这首《乡郡杂诗》其五:“故乡飞鸟亦裴回,更觅何乡养不才。见说阳泉好春色,野夫乘兴欲东来。”

  元好问在《乡郡杂诗五首》小序中写道:“余家自五代以后自汝州迁于平定,宋末又自平定迁忻,故文字中以平定为乡郡。”遗山几次路经平定时,聂珪和身边的人士都要盛情款待,多方挽留。飞鸟在一个地方筑巢,时间久了都不愿离开,何况是给自己以温暖关怀的乡郡呢!在金代末年蒙古军队的铁蹄踏上山西时,杀戮掠夺甚多,遗山的兄长也在忻州屠城之祸中身亡。作为亡金的官员,遗山不愿出仕蒙元,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,故而有“更觅何乡养不才”之叹。遗山因有很多事情等待处理,不能久留。谁料想不久之后,聂珪就在赴都城和林觐见帝王时(1252年春)去世。

  很遗憾,元好问没能在春天到访阳泉村并留下诗作,不过我们从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可以领略阳泉春色的美好。明代州人孙杰五律诗云:“山川犹雪霰,胜地已阳和。烟润黄金柳,沙明碧玉波。暄风花信早,萋草屐痕多。即见桑榆里,韶光伴酒歌。”明代邑人白金七律诗云:“此地从来先得春,桃红柳绿竞鲜新。有时雨过山添翠,长日溪流水皱鳞。似语野花开灼灼,唤人小鸟叫频频。回头更有南峰胜,青霭葱葱岱岳邻。”清代平定知州吴安祖五古诗云:“野塘春水喧,山花红映日。试鼓石上琴,定有幽人出。”“阳泉春色”也成为平定州古八景之一。

  霜林留看锦峥嵘

  遗山和冯大来下了黑砂岭,离开驿路大道沿义井河谷西行。一路上二人谈笑风生,放眼望去,清澈的河水淙淙而来,山坡上庄稼已经成熟。约行七八里路,河流北岸绿树掩映之中闪出一处村落。只见茅屋荆扉,竹林摇曳,犬吠鸡鸣,泉流盘纡。村民衣冠古朴,气质淳厚,见到两人后面带笑容上前问候。

  这个村落即是阳泉村。金代大定二十六年(1186年)赵怀允撰蒲台山《灵赡庙碑》中称为“阳泉里”。乾隆五十五年版《平定州志》“舆地志·都村”义羊都十四村中有“大阳泉,州西十五里”的记载。赛兴都二十六村中有“小阳泉,州西二十里”的记载。

  村南有一座道观,苍古肃穆,环境幽雅,名为“栖云道院”。在冯大来的陪同下参谒之后,道观主人留遗山在此住宿。看到主人诚恳,房舍洁净,遗山欣然同意。这次到访阳泉村,元好问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《阳泉栖云道院》。这首诗收录在清代道光年间阳泉籍学者张穆所编《元遗山先生集》中。诗曰:“方外复方外,翛然心迹清。开窗纳山影,推枕得溪声。川路远谁到,石田平可耕。霜林不嫌客,留看锦峥嵘。”乾隆、光绪版《平定州志》收录时题目记作“阳泉西谷”,诗中“川路”写作了“山路”。

  阳泉村背山面水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气候环境舒适宜人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《重修观音阁真武阁碑记》载:“阳泉距州城十里许,环列岗峦,前临溪水。林木葱郁,民舍错居”。清同治年间《重修玄天阁观音阁》碑载:“平定为古上艾地,州之西有村曰阳泉。山势嵯峨,水流澹逸。秋月交辉于岩廊,春风激荡于池塘。选胜者谓灵秀所钟,敦行能文之士相继出其间,诚哉为一邦之名薮也”。薛林平等著《大阳泉古村》(山西古村镇系列丛书)中指出,大阳泉村位于狮脑山余脉,是一块朝东南的阳坡,山坡北偏东侧有较高的北岭坡。义井河发源西南,成弓形于南侧环抱古村。村落整体布局与传统风水所描述的理想格局十分相近。

  诗文中的“方外”意为世外,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。从喧嚣的州城来到阳泉村这处桃源仙境,进而又入住栖云道院这处清净之地,故称“方外复方外”。幽雅的环境让诗人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,静下心来享受这难得的时光。“翛然”,为无拘无束,超脱之意。张穆在其诗作《自题小栖云亭并序》中写道:“余家阳泉山庄为金栖云道院,元遗山诗所谓‘开窗纳山影,推枕得溪声’者也”。可见,栖云道院位置在今大阳泉村张穆故居一带。清晨曦光微露时诗人自然醒来,耳边传来佩玉鸣鸾似的溪流声。披衣起身,推开窗棂,一座葱茏的山峦映入眼帘。真令人神清气爽!唐代诗人岑参《初至犍为作》五律中有句“山色轩槛内,滩声枕席间”与此联有相似的意境,不过,遗山诗句更具动态之美。从张穆故居位置来看,诗中的“山”是指阳泉村南的琼瑶山,“溪”是指不远处的义井河。

  虽然沿河川而行到阳泉村路程并不远,但由于乱石横陈,坎坷难行,使人有“山重水复”之感。相比驿道之上商旅络绎的景象,这条路也显得清净许多。村民开垦荒地,辛勤劳作,过着男耕女织、自给自足的生活。尾联,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。院内、坡上经霜的林木英姿挺拔,现出火红、金黄、苍翠的色彩,仿佛一幅绚丽的图画,与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相比,有一种历经风霜的成熟之美。它们并不嫌弃一位曾饱经战乱,羁管异乡,遭人非议,颠沛流离的文人,而是展现出锦绣的风采,使“乘兴东来”的诗人觉得不虚此行。当然这是元好问对阳泉人的感谢,其中也蕴含了对乡郡平定的深厚感情。

  后世有许多诗人在作品中提到了元好问的这首诗。清代乾隆年间知州曾尚增《阳泉》诗云:“阳泉一曲水湾环,方外翛然客意闲。最是溪声推枕得,至今好句爱遗山。”清代有“三代帝师”之称的祁寯藻《读元遗山诗》:“冠山飞入涌云楼,更忆阳泉道院幽。不是诗人感乔木,霜林谁识故乡秋。”张穆在《自题小栖云亭》中的“翠帡画影栏前涌,玉瀑琴声枕上闻”一联也化用了遗山的诗句。近代地矿学者虞和寅(1884-1959年,字自畏,浙江镇海人)1921年来阳泉考察保晋公司煤矿、铁厂,留有一首《阳泉晚眺》诗:“一湾桃水小窗前,山影葱茏入暮天。读罢遗山方外句,翛然心迹仰先贤。”

  关于本诗的写作时间,狄宝心先生《元好问诗编年校注》依从清代咸丰年间学者李光廷《广元遗山年谱》编于蒙古宪宗二年壬子(1252年),但查阅狄先生《元好问年谱新编》,当年八月遗山在真定,东来娘子关时已经十月,故到阳泉时不会是秋季。笔者推测此诗与《乡郡杂诗》写于同一时期,即聂珪去世前不久。如果不是友人陪同,又不是“好春色”的季节,遗山独自前往阳泉村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住山还忆大冯君

  如今,漫步大阳泉村的阳泉古街,进入东阁后不远,北向有一条幽静的巷子,名为冯家巷。巷道的尽头是冯氏宗祠。宗祠为一进院,正房三眼单窑,中窑供奉冯氏先祖,牌位供桌前两侧各有香亭一座。其中东香亭石幢上有元好问的诗文,是临摹其手迹所刻,非常珍贵。诗曰:“一笛悠然此地闻,住山还忆大冯君。已看引水浇灵药,更约筑亭留野云。前日褒衣笑皤腹,今年宿草即荒坟。东邻谁举游岩例,秋菊寒泉尚可分。”

  这首诗收录在张穆所编《元遗山先生集》中,诗前小序云:“此首穆补。诗刻在阳泉北岭围洼冯氏香亭上,遗山亲笔也。行书,无年月。”光绪版平定州志在收录时诗题为《挽冯节副》,“笑皤腹”误为“哭皤腹”。

  几年之后元好问又一次到访阳泉村,闻知好友冯大来已经去世,心中充满了感伤和惋惜,并亲自前往北岭墓前祭拜。回忆起大冯君的音容笑貌和件件往事,留下了这首见证友谊的诗篇。“闻笛”是一个伤悼亡友的典故。魏晋之间,向秀与嵇康、吕安友善。二人被司马昭所杀后,向秀经过嵇康旧居,闻邻人笛声,感怀亡友,作《思旧赋》。阳泉村水源丰沛,冯大来种植了一块中药材,并引泉水浇灌,长势旺盛。大来还打算在院落旁边修筑一个亭子,上悬“栖云亭”的匾额。谁料到,那个被自己指着大肚子说“这里面都是学问”的好友不幸早逝,坟头上已经长满了宿草。真是世事无常啊!尾联中运用了一个典故。田游岩是唐代人,不慕功名,性耽山水,入箕山后在许由庙东侧筑室而居,自称“许由东邻”。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。尾联大意为,哪位先生如果像田游岩那样在大冯君墓地旁筑室而居,请代我献上一盏寒泉、一枝秋菊。

  冯氏宗祠中还保存有一通《冯公建墓志》碑,说明了这首诗的来历。碑文记述:“此遗山先生挽冯大来节副诗也。中统庚申尝于故侯聂帅家见其笔迹。至元甲午余过阳泉,节副二孙敬、敏止余宿。问及遗山挽诗,二孙曰:‘家世沦落,久居田里,初不知遗山为大父曾作挽诗也。’余因取板行元集读之,亦无此篇。遂命学生郭凤往访于聂氏,发故藏书箧笥得焉。临摹一本以予敬、敏,俾刻之大来节副墓侧,其真本复还于聂氏。元贞元年夏四月上休日里闬晚进前国子司业、奉政大夫、同知衢州路总管府事王构识”。阳泉市博物馆中也有相关介绍。

  碑记撰文者王构字嗣能,号秦溪,是平定“古州六贤”之一。其父王无咎号青峰居士,与冯大来友善。中统庚申为1260年,其时元好问已去世近三年,撰碑记时间元贞元年为1295年。这首诗能流传下来,王构先生功不可没。前述香亭石幢上还镌有王构挽诗七绝三首。元好问挽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其去世的前几年。从墓志碑额可知,冯大来名建,推测其生卒年约与聂珪(1197-1252年)相近。

  元好问与阳泉村的渊源对青年时的张穆影响很大。后来,他历尽艰辛整理刊刻了《元遗山先生集》。元好问与阳泉村的佳话必将永久流传。


(编辑: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:白洁)
主管: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:阳泉日报社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190003
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晋)字第060号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:0353-6658025 邮编:045000
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*768
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