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
阳泉新闻网 >> 钩沉
涌动在心底的敬仰
□刘计平
发布日期:2023-07-14 06:16
来源:阳泉晚报

? ? 北方农村,只要找到村里的大槐树,毫无疑问,这里就是村庄的中心。一般有点历史的村子,村中心通常围绕着大槐树建有戏台、庙阁。庙前香火缭绕,戏台锣鼓喧天。

????辛庄村也是这样,村中央,一棵据考证有1200年历史的千年古槐巍然矗立,古槐南边是一座名为“云影楼”的戏台,古槐的北面,是一个小庙,村民尊为“五道庙”。但这个村子的五道庙可不一般,更多的乡亲们称之为“烈士祠”。

????铺街的青石,已被穿越历史的脚步磨得光滑溜圆。高大的古槐虬枝婆娑、荫翳蔽日,需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。青石筑基、青砖砌墙、青瓦盖顶的五道庙虽只有半间房大小,却依然不失庄严肃穆。

????小庙里,除了供奉着神像,还供奉着一座石碑,碑的正面,刻着8名烈士的名字和一篇碑记:

????刘拉寿 刘铭文 刘禧文 刘宣文 刘金文 刘世家 刘瑨文 任和银

????烈士碑记

????尝闻关怀国家,人人有责,吾国百年来,封建主义、帝国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对祖国的压榨重重相继,尤独裁统治者甚矣。我党拯救人民于水火,历经无数波折,取得伟大胜利,无不是先烈们树立功勋,鞠躬尽瘁。今日的幸福,皆先烈者所赐,对革命、对人民是千古耿耿、义气昭然,历史上的显著诚吾彼纪念,故以志勒石。

????一九五二年一月二十二日

????敬仰先烈如同敬畏神灵一样神圣与虔诚,也许,这就是老区人民最朴素的情感表达。

????76岁的“老民政”刘义忠老人珍藏着一个塑料皮小本本,上面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了8名烈士的基本信息:年龄最大的刘拉寿31岁,最小的刘瑨文18岁。他们中有的担任排长、班长,有的是普通战士。牺牲地分别在山西的阳曲、寿阳、平定,河北的阜平、涞水、满城、三河……

????热血男儿奔赴战场,留在家乡的青年也积极参加游击队,为八路军和抗日政府送情报、查路条、筹军粮、割电线、毁马路,站岗放哨、转移群众,保护当地百姓的安全。

????“南山上推倒石人人,村里头敲响大铁钟,男女老少躲进窨(地洞),让外鬼子找不见人……”

????1944年的正月十六,因为情报有误,村里的民兵游击队遭到重创。那天,有情报说日伪军要到附近的西南舁村扫荡。为防止顺路偷袭,民兵们赶紧帮助群众转移隐藏。安顿好村民,游击队队长带队出村侦察,结果迎头撞上日军部队,原来扫荡的目的地就是平定(路北)县四区区公所所在地辛庄村。一场激战下来,十几名游击队员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。

????村里新建成的红色纪念馆里,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抗战历史资料——《农民抗日救国会登记册》,薄薄的17页毛边纸,记录着198个名字,当时村里所有农户的户主几乎都在册。我想,这也就是辛庄村被誉为“小延安”“抗日模范村”的来由吧。

????小村庄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——“拜抗属”。每年的阳历年(元月1日),总有一队“红领巾”穿行在村中,见到挂着“光荣烈属”牌子的门楼,便轻声叩门而入。全村的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,挨家挨户来到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家中,向英烈画像和先辈鞠躬行礼,听老兵和烈属讲抗战故事。一茬一茬的“红领巾”上了中学、大学,但“拜抗属”的仪式依然一年一年地进行,从未间断。

????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抗属”一家家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,新时代的“送喜报”仪式延续了“拜抗属”的传统。每当有村里参军的战士在部队立功,学校总要组织小学生敲锣打鼓,随送喜报人群把立功喜报送到军属家中。每年八一和春节,给军属送一封慰问信、一份慰问品成为不变的拥军情。每年正月十五的“送灯”,村里妇女们用玉米秸子扎成五角形框架,糊上红砂纸,制作成五角星灯,再请学校的老师用毛笔写上“英雄门第”“光荣之家”“战斗英雄”“保家卫国”等字样。全村青年、学生人手一盏组成灯笼长龙,在锣鼓队的配合下,在村中绕行,点亮每户军属的门庭。

????从祭烈士、拜抗属,到送喜报、送红灯,变化的是形式,不变的是太行山老区人民对英雄烈士、人民子弟兵和军属深深的敬仰与深情。

(编辑: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:白洁)
主管: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:阳泉日报社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190003
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晋)字第060号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:0353-6658025 邮编:045000
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*768
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